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87章 光明正大的阳谋!(求订阅~月票!)  (第1/2页)
    为了演出需要写论文,听起来离谱,实际上并不离谱。    当然了,与其说是论文,不如说是论文前半部分的分析报告。    后半部分的自我理解......以及表演方式等乱七八糟的,不需要写出来。    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。    人家拍电视剧的,起码还需要分析角色,做做记录呢,再不济也得找人做这些。    何况是芭蕾舞剧。    这玩意一场下来,一两个小时不间断。    必须要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拿捏。    国家级的舞者,国家级的艺术单位。    可不是那么好混的。    更不是你单纯舞蹈跳的好,或者天赋强,就可以的。    知识,只是基本。    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反而相反。    这里的首席,就算不走艺术,放在别的专业里,那也都是个顶个的学霸。    艺术生的文化课,决定不了你的下限,但却能决定你的上限。    这些顶级的演出者,也自然不需要考虑下限,而是要不断的拔高上限。    所以,就文化知识方面,重要程度完全不次于主业。    或者说,就是主业。    就像是打游戏一样。    有的或许是理论极猛但cao作不太行的嘴强王者,有的或许是靠天赋cao作莽上去的最强王者。    但到了这里,这个级别。    你作为首席。    那就必须要成为一个可以兼职战队教练的首发选手。    知识理论与实际cao作缺一不可。    甚至必须完美。    要知道,所有的艺术生,能到有些名气的乐团里工作的,只有那么一小撮一小撮。    而其中,能来到知名艺术团的,更是寥寥无几。    更别提这是国内几乎最顶级的艺术团了。    这可是国家单位。    而要知道,无数次选拔出来的,天才中的天才们。    会在这里竞争首席的位置。    可想而知,一个首席的含金量。    别说为了表演写篇论文了。    就算是平时,有点新的突破方向,新的课题。    人家自己都想写,都在写。    在中芭这里,哪怕不说大佬,只说一线的演出者,那也是博士遍地走,硕士不如狗。    实际上,论文形式的分析报告很快就交了上来。    负责审查的,自然就是李少杰本人。    虽然说,每一个人都会有每一个人的理解,但再青春的童话故事也能被人理解成黑暗童话,而且,这是为了演出,有些东西是要统一的。    所以,李少杰便也给整个参演人员们开过几次小会,系统的聊了聊。    《胡桃夹子》这个故事,实际上并没有多么特别深刻的哲学内容,也没那么多理解。    可以有,但是没必要。    李少杰创作这部芭蕾舞剧的初衷,是给孩子们看的。    不需要多么深刻的思想,内涵,单纯只是勾勒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,将音乐,舞蹈的美,展现给孩子们。    这个故事,是德国作家所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。    主人公,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姑娘,玛丽。    有天她生病,脑子迷糊,觉得自己房间里,咬核桃小人活了过来,正在与老鼠打仗。    老鼠国国王长着七个脑袋,戴着七顶王冠,统率老鼠大军,要攻击玛丽。    而咬核桃小人,则带领着柜里的布娃娃,滑稽人,轻骑兵,老虎,狮子,长尾猴,小熊等同老鼠们展开一场大战。    战斗中,咬核桃小人被老鼠咬住,纠缠之际,玛丽鼓起勇气,脱下鞋子砸向鼠王,赶散了鼠群。    而咬核桃小人为了感谢玛丽小姑娘,便邀请她来到童话世界中游玩。    蜜饯牧场,橘子水河,香肠蛋糕新村和巧克力城的娃娃国中,糖梅仙子翩翩起舞,玛丽沉浸于糖果,玩具,舞蹈与盛宴的快乐之中。    故事就是这么简单。    简单的童话,简单的对孩子们弘扬善良,团结,勇敢,宽容,与感恩等美德。    而舞剧的编排上,也只是想让孩子们沉浸于童话王国,去感受那种最直观的美。    放在现如今的视角来看,故事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空洞,乏味。    甚至有一点套路,有一点老生常谈的感觉。    但无疑,这是最适合做表演的题材。    也正是这个原因,限制李少杰发挥的地方很少。    可以尽情的去为表演燃烧想象力。    而不需要考虑太多故事逻辑与音乐逻辑,更不需要凝重于思想的表达与陈述。    单纯是为了让孩子们快乐而已。    所以,集训的第一个阶段,很快就过去了。    马上便开始了第二个阶段。    剧本,台本,乐谱等工作做完后。    由谱务,剧务开始整理,拆分,然后根据细节与演员划分,将其分给每一个表演者。    接下来就是李少杰带乐团,陶紫带舞者,开始细致的筹备训练。    训练中,两边也是互相有所沟通与熟练的,甚至是经常进行细节上的交流。    封闭式集训是很难休息的。    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也只有闲暇之余玩玩手机。    可是基本到了闲暇之余,休息还来不及呢,没几个人还有精力玩手机。    一晃,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。    一个月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但对于一整个舞剧的排练,还是很短了。    不过,由于是封闭式的集训,所以进展非常的喜人。    大佬所谓的“练一部新的作品”,效率完全是普通爱好者难以想象的。    就单说乐团。    谱子发下来后,几乎当天第一遍的视奏,就已经可以拿下六七成。    接下来的熟练阶段,只需要两三天。    练就完事儿了。    真正开始合奏的时候,就在第四天。    甚至没人觉得时间有点赶。    一个多小时差点俩小时的乐谱演奏......    咋说呢。    练起来真的并不难。    或许对于很多娱乐圈的人,让他们练俩小时演出的曲子,会很难。    但对这些演奏家来说.....    嗯......    平时偶尔出去比个国际级别的赛事,选择的曲目时长普遍半小时,准备的曲目还不止一两个。    搞一次音乐演奏会,整场下来俩小时也常有。    只要乐曲的难度你别搞事情,那根本就是问题不大,轻松愉快。    如此,乐团的训练进度可以说是直线蹿升。    一个月后,已然可以像模像样的演出整场了。    这期间,领导视察过很多次。    给出的评价也不低。    当然,这样的水平,堪堪达到李少杰心目中一半的分数。    接下来要完善的地方还是很多。    这部作品的演出筹备同时开始,整部作品内部的汇报演出,训练,也在继续进行着。    ......    首演的第一站,出乎不少人意料。    没在国内,没在欧洲。    而是定在了漂亮国。    以往,李少杰的音乐作品,能在国内发行的,一般都会在国内发行,除非是偶尔几个和国外公司合作的项目。    而这一次,这部音乐作品,却定在了海外发行。    海外发行和国内发行,是有很多差异的。    而且,跟后期的一些奖项关系也很大。    就比如格莱美,就必须是在漂亮国发行作品。    1    不然,压根是不计入评选的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