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庭院深深 (第3/7页)
、论学养,在大院里白庆柱已是副科级干部的第一人选。可尔东偏偏确定熊一晖和刘朝河等三人为后备人选,没有白庆柱。这让旁侧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,就更别说白庆柱了。 提前就有人得到消息,组织部门要到大院推荐干部。这在大院里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,每次如此。 熊一晖第一个找到尔东家里,他已是尔东家里的常客。“表舅,我的事您还得多费费心,我在大院里干的时间也不短了。就我那工作量,您是知道的,跟着领导,一天哪闲得住脚。”熊一晖的舅舅在县里的一个局里任局长,通过这层关系,他早就搭上了尔东的车,他称尔东表舅,让谁听起来都觉得亲热。 尔东点了点头“嗯,这事我想着。” 刘朝河几乎和熊一晖是前后脚,熊一晖刚走,他就来了。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,刘朝河家在柳镇开了一家企业,那企业一年的纳税额就够一般小厂干上一辈子的。同样他也向尔东说了自己的想法,以刘朝河家企业在县里的地位,再中上他的虔诚,尔东怎能不考虑。尔东有自知之明,尽管是个“一把手”可在那帮有钱人眼中算个什么,用得着的时候找你,用不着你的时候,什么都不是,世态炎凉,尔东何尝不洞晓其中的道理。自然他也答应了刘朝河的要求。 跑官、要官、买官?和领导讲讲工作上的事情,说说心里话,到领导家串串门,怎么能算跑官、要官、买官呢,再说,那也是要求进步的表现嘛,哪个领导不喜欢要求进步的? 又有一大批人接踵而来,有在院子里干了十几年的老人,也有刚来了三、四年的新人,这年头,会哭的孩子吃得饱,在领导面前叫唤叫唤,就会引起领导的注意甚至是同情。看不透这点,再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,任凭你累弯了腰,也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。 大院的领导曾把整个办公室视为蓄水池,有水流出,有水流进,整个池子才会充满活力。组织部门要到大院考核推荐干部,就是要帮大院放水。这就像一缕春风,早就把这个蓄水池吹起了涟漪。 我是大院里最后一个知道组织部门来考核的消息的,这还是和欧阳鹤在一起喝茶时他告诉我的。欧阳鹤极郑重的告诉我让我去找尔东,这样成不成都有好处。我说我从进大院,到提拔成现在的科股长,从来就没有找过领导,更没有送过礼,这种事我干不出来。欧阳鹤说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,欣赏你的伯乐们现在全都调走了,一切还得从头再来。不然的话,你一个农村出来的人,在这个地方没根没基的,自己再不主动点,是没有人替你说话的。 我说我不信。 欧阳鹤说你这么认为就有点棒锤了。你当这个年头像我年轻的时候,现在是讲究巧干的,我们那阵只要你小伙子积极、肯干,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你就会被领导和群众认同。当时我跟你一样,没有看出来,所以才到了现在。现在你整天插着门在屋里干事,别人不知道,那是白搭“树根不动树梢子白晃悠”的道理你知道吗?。 我说像只母鸡似的干点事就“咕咕答”、“咕咕答”的多没有意思,那样太浅薄了。 浅薄?欧阳鹤淡淡地冷笑了一下说,那叫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,再加上密切联系领导,理论联系实惠,那是官场的三大法宝。你看人家熊一晖没事的时候就给领导写请愿书,就某件事谈工作体会,你当这是干什么呢,这是跟领导套磁。慢慢就会在领导那形成印象,没有一个领导不喜欢给他干事的人。将来大院里有个什么事,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熊一晖而绝不会是你。 我说这个事我信,一提起熊一晖我就有气。论工作岗位,熊一晖离领导比我要近,吸引力与距离成正比,距离远的人吃亏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,熊一晖本可以大展身手,干上一番的。对外我们统称一个综合科室,这小子小肚鸡肠,生怕他的位置让我给抢了去。可偏偏在机关的“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”活动中我表现了出来,怎么不引起他的警觉。其实就他写的那些材料,我是看不上的,泛泛而论,站位不高,层次不深,缺少观点。写材料讲究虎头、猪身、豹尾,他哪里懂这些。但他的位置比我好,我想给领导写,但因工作岗位而很少有机会。 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城建方面的调研,立足墨城县五个发展较快的乡镇,地理位置毗邻、区位优势独特、产业结构相同、发展趋势较快的特点,提出了进一步规划五个乡镇建设中等城市的设想。我把材料拿到主管我的副秘书长柳大眼那里,柳大眼一连看了好几遍,他说这篇调研写得太好了,准备印发。可第二天他的主意就变了,他说这篇东西的某些观点和领导的工作思路相悖,是不能印发的。 我把那篇调研拿回去,却发现里面有熊一晖的一张纸条,他的字歪歪扭扭,特色鲜明,我是认识的。“柳哥,这篇调研和县政协的一篇调研相似,现把县政协的调研拿来放在桌子上,请你审阅。” 熊一晖看了我的调研,还在背后挖我的墙角!我拿着纸条去找熊一晖,一进门就大声喊他的名字“熊一晖”这小子却下乡去了。柳大眼找过来问我看没有看见夹在调研里的纸条,我把纸条拿出来给他看。一见那东西柳大眼的脸色蓦的就变了,他尴尬的扭过头去,假装吸烟,稍稍颜色正了一点,才敢和我对视。 我说有熊一晖这样“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”的吗,他这样做太卑鄙了。我敢以我的名义保证,我写的这篇东西连看都没有看县政协写的那些文字,这本来就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的东西。 柳大眼眨巴着眼说这事就这么着吧,你没少下功夫,我是知道的,材料上写的那些发展趋势,也是客观的,不信过几年大伙看。不过我还是那句话,这篇东西过于创新,特别是与县委领导提出的“五朵金花”的发展理念不同,写材料是意图文学,咱们得维护领导的权威。你说呢。他在跟我商榷。 “五朵金花”的发展理念,不就是东伸、西扩、南张、北延,中疏吗。这个发展趋势还是上次我给领导写材料时提出的呢。 我不再说话,因为我知道,我得尊重柳大眼,他是我的领导。和他闹僵了,我从前的工作都白干,许多勤奋都像大清河的水一样——赴之东流,谁都明白这个道理。 作为惩戒,柳大眼也把熊一晖的一篇调研给“枪毙”了。这点小平衡他还是会搞的,但让我不明白的是,我干我的,你干你的,干什么背后挖我的墙角呢?我始终认为我和熊一晖之间没有利害冲突。 我在气头上的时候,把这事向欧阳鹤说过。欧阳鹤狡黠的一笑,这事你就不懂了,这就是官场,像情场、商场一样,官场也是角逐场。你比他强了,领导就会用你而不用他,他的既得利益就要受影响,甚至是受损害,他这样做是以攻为守。你没听说过吗,在官场混,就像骑自行车上坡,对待领导就要像上身一样,低头哈腰,惟命是从;对待同事就要像下身一样,使劲的用脚踩,这样才能爬上坡去。那个坡是什么,那是你的前途。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。凭心而论,我可从来没有在背后挖过任何人的墙角。这真是君子坦荡荡,小人休戚戚。 我对熊一晖,不得不敬而远之。欧阳鹤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