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01-04 晚上甚至想帮他洗个脚。 (第2/3页)
我们没钱,而且在县里住要路引和身份证,我们只能出城找个村子安顿。” 薛预泽心里有数:“里长那个村子不好去了吧?” “是,得换个方向,”宁昭同琢磨了一下,“先去把衣服钱给里长,然后咱去市场上逛一逛,打听一下吧。” 最后找个落脚处没花钱。 这天下刚太平没多久,村子里有的是绝了门户的人家,只要不怕闹鬼,想挑哪间挑哪间。 宁昭同和薛预泽都是不喜欢热闹的,最后挑了山脚这家,地方还挺大,三层土平房。炕、水缸、灶台……宁昭同一一检查过来,觉得洗洗应该都能用,只是最近的水源地是村头的老井,得费把子力气了。 而且,没有锅碗瓢盆,都不说今晚吃什么了,水桶都得问人家借。 两人上午十点过找到这地方,下午三点才勉强收拾出个人样,而后花了两文钱急急忙忙赶牛车去镇上。 最后买了床单被褥、四套细布衣服、一点火折子、一大一小两个陶罐、两个水桶以及两副碗筷,再并一些方便烹饪的菜蔬以及盐。米面不急,两人不是很馋碳水,倒是馋rou,但这么个环境买了也做不好吃。 回到家五点,盛夏的日子,天色还早。薛预泽问宁昭同要了匕首,拿着一根木竿上了山,溜达了一圈,最后弄回了一点野菜。但都过了端午了,就算挑嫩的掐口感也嫌涩苦,不过念在如今家无余粮,两人还是勉强把那一碟子白水野菜吃完了。 没事!健康! 吃完饭,薛预泽洗完碗,宁昭同烧了一个大瓦罐的水,准备洗洗澡。 薛预泽把水桶还了,回来刚好见她洗完,正把脏水往远处泼。两人都累得不想说话,宁昭同把桶递给他就进门上了炕,这床单被褥刚晒过,有股很好闻的味道。宁昭同伸着四肢滚了两圈,发出一点舒适的呻吟,抱着被子不动了。 薛预泽一进来,看她露着一截小腰,其实有点躁动,但实在有心无力。他把茅草根吐了,漱干净口,擦干净手摸到被子里来,抱住一团软玉温香。 她没动,他却忍不住胡思乱想。 这年头又没有靠谱的避孕措施,那往后他岂不是看得到吃不着了。 算了,这个不是最要紧的。现在家里只有四两多的银子了,如果全用来买粮,吃得紧紧巴巴的不说,也撑不了三年。还是得想办法开源,这靠着山,是不是能有什么生计可以琢磨一下…… “想什么呢?”宁昭同迷迷糊糊地开口,“几天没睡好觉了,先睡一觉吧,我收拾得挺干净的。” 薛预泽思绪被打断,微微一笑,凑过来吻了她一下:“陛下,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。” “好,宁薛氏你真懂事,”她翻了个身摸着他的胸肌,眼睛都没睁,“寡人等着你让我过上好日子。” 庆函前山村来了对夫妻。 这年头光景比女君即位前不知道好多少,逃难的少了,哪里出现个生面孔就挺稀奇。何况这对夫妇那可绝不是逃难的面相,那男的虽生得秀气,却足足八尺的身高,女人也是个当之无愧的健妇,还有人看着她能使匕首呢。 若不是衣着实在寻常,都有人觉得两夫妇定是什么贵人。 等村长来上户籍,两人把家世一报,众人哗然。 新郑投亲路遇强人……这不就是贵人吗! 村长也挺唏嘘的:“二位竟没动过回新郑的念头?” “好叫村老知晓,我夫妇二人投亲,自是将所有财产换了细软,”宁昭同含笑解释,“而今……即便回了新郑,也是带累族人旧友。” 村长明白了,叹道:“也是可怜的。你们放心,我们庆函前山村最是乡风质朴,昔日女君尚为王后之时便是亲口夸过的。有什么难处,只管跟乡亲开口,这边上那两亩地,也一应划归你家。” 宁昭同连声道谢,村长笑眯眯地点头,提笔:“你们从新郑过来,自然知道我们颍川郡没有那些女人及不上男人的臭规矩。你家中诸事都是你在cao持,便由你来做这户主吧。” “承蒙村老高看,”宁昭同坐过来,在虚空里写了一下,“家父承先君恩泽,赐姓为韩,妾新郑韩氏女绮,丝料有纹称绮。” 村长一听大惊:“先君?可是而今的太师大人?” 宁昭同抿唇一笑。 村长不知道想到什么了,激动得直搓手:“夫人容禀,老儿有个不情之请!” 夫人都叫上了。 宁昭同略略颔首:“村老请讲。” “镇上的学校如今正缺一位授公文的先生,夫人出身大族,谈吐有节,教一群半大小儿,定是不在话下!”村长捏着笔,也很坦诚,“若夫人愿意前往相授,下岁村里的赋税能免去半成。为表感激,小老儿愿遣长子每日接送夫人,每月再供应菜蔬一车!” 女君甚为看重教育,一镇置学校一,一县置庠序一,而一郡置郡监一,费用颇为低廉。而为了让百姓把孩子都送来上学,学校里不仅不收学费,财政还贴补孩子每日一餐。 至于学校教师全村减税什么的,也是相应的福利,为的就是家有余钱的都能送孩子多读两年书。 若能通过大选,得到进六大学宫深造的机会,那当然为政一方不在话下;就算最后没能考上学宫,往外说完成了高中学业,那各地大商也是强迫头要的。 1 无他,秦律复杂,是真缺能看懂公文的啊! 不过,学校虽最高能授到高中,到了这个层次上学却是要交钱的。特地给请个先生,这庆函的文风还真是挺昌盛的。 宁昭同没有多琢磨就应了下来:“若能为乡梓分忧,妾自是求之不得。” 村长眼睛都笑眯了:“哎!先生真是好人啊!” 如今二两银子能供一家五口吃一年,镇里觉得宁昭同水平不错,给发一月一两的束修,足够薛预泽多琢磨两个月生财之道。 不琢磨也没办法,他现在不认字也不会说当地话,宁昭同给他带了一本蒙学的书回来,想来要达成简单交流总也得三个月左右。 当然,薛总也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。除却每日家庭煮夫做得十里八乡女人都羡慕,还偶尔做些新鲜的吃食去,蹭着宁昭同的专车去镇里叫卖。 哦,不对,不是叫卖,他现在的人设是不会说话的异乡漂亮年轻男人。 因着他生得好,又不会说话,最开始还有几个镇上大妈出口调戏他。等同村人说了这是镇上韩夫子的夫婿,这类人倒是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