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【第六回】殿前催() (第1/3页)
时光荏苒,日子似乎风平浪静了,谁该做什么做什么,各司其职,各守其位。 朝会上一批旧人不见了,站了一批新人。 顺安皇帝一改以往的温和作风,变得愈来愈雷厉风行,臣工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,生怕给抓到了错处,轻者罚俸一年半年,重者廷杖或贬黜。 数个月来,将好几个旧臣贬到山旮旯子去,个个都写了封忏悔自责的奏章上呈,字字血泪,乞求圣人垂怜。 老皇帝阅看之后,或摇头叹息,或嗤之以鼻,语重心长的说,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。 宋琅任职兵部侍郎两个月,对军政了解得都差不多了,老皇帝让他和宋珑对调,去当户部侍郎,他已十分习惯朝政之事,调到户部不久,很快即上手了。 贺容玖正式接管羽林军,调换了一批旧部兵员与侍卫,并且每日须上朝议政,成为殿上人之一。 宋珑依旧行事低调,愈来愈m0不透老皇帝的心思,愈感到忐忑不安。 至于宋瑞,仍坐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,闲闲无啥大事,恰恰能让他心有余力的在朝野之间八面玲珑,长袖善舞。 哦,还有和清川王世子成了Si对头,每回撞了面都针锋相对,原因为何,你知我知,天知地知。 朝会上,宋珑、宋瑞、宋琅三位皇子并列于众臣最前端,文武诸臣恭列于后,一切都安安稳稳,顺顺当当。 只是每隔数日,就会有大臣当殿提出册立太子一事,祈请皇帝尽早选定储君,稳固社稷,安定民心。 今日老皇帝脸sE微沉,问:"诸卿以为谁合适?" 诸臣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一时无人敢回复。 "左丞相,你说。" "启禀皇上,恕臣斗胆直言,臣以为三皇子殿下谦和贤能,是合适人选。" "启禀皇上,臣以为大皇子殿下为嫡又为长,依礼依法都应该由大皇子殿下承位。"右丞相马上站出来说,自然是保嫡一派。 "启禀皇上,我大绍向来选贤与能,嫡庶平等视之,不该囿于古法迂礼。"一位大臣也站出来。 "启禀皇上,大殿下仁孝天下皆知,乃为万民表率,方可彰显我朝以孝治家、以仁治国之根本。"另一位大臣跟着出列。 "启禀皇上,三殿下贤德才智兼备,x怀天下苍生,必能成为英主明君。"再一位大臣也跳出来了。 "呵,英主明君?"老皇帝忽笑了笑,不辨喜怒的缓缓道:"朕都还没Si,就出现英主明君了,真是天下大幸事,不是吗?" "父皇,儿臣该Si,求父皇恕罪!"宋瑞赶紧跪下,先自我请罪。 "臣等该Si,求皇上恕罪!"左丞相这方的大臣全噗通一跪,吓得面sE如土,两GU战战,这失言的罪名大了,简直像在咀咒皇帝早Si。 "朕已明了诸卿的意思,今日到此,散吧。"老皇帝倒无追究,起身退朝。 "臣等恭送皇上,万岁,万岁,万万岁!"众臣齐声跪送。 三位皇子先起身,众臣才跟着站起来,左丞相等人冷汗直流,神情惶恐的yu走向宋瑞。 宋瑞不悦哼了声,拂袖而去,心中骂他们是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东西! 右丞相等人则面露得意,落井下石的嘲讽他们,双方人马差点当庭打起来。 然而这些争执,都与宋琅无关,他径自去找贺容玖,与他说说笑笑的走出殿外,将风雨全抛在身后。 五皇子与贺将军过从甚密,众人习以为常,无人认为有何不妥。 宋琅问他:"贺将军,今日可有事?" 贺容玖回答:"末将无事。" "那来五王府陪我下棋。" "末将遵命。" 宋琅愉快的去户部衙门了。 贺容玖愉快的去羽林军了。 贺国公看着他们的背影,摇了摇头,低低叹喟一声:"今日之后,这两个孩子恐怕无法再这般走在一起了。" 这日午后,皇帝单独召来宋珑,先讨论一会儿政务,蓦然徐声问他:"大皇子,你可有自信成为江山之主?" "回父皇,儿臣力犹未逮,恐怕C刀伤锦,无法担此大任。"宋珑此次未有踟踌,恭恭谨谨,诚惶诚恐。 "难道你想让三皇子继承大统?" 宋珑一掀袍摆,单膝跪地,恭首拜揖回道:"父皇,儿臣力荐五弟入主东g0ng,五弟虽年少,然实为帝王之材,儿臣愿效GU肱之力,尽忠贞之节,一生辅赞其左右。" "你当真这么想?"老皇帝直视着他问。"愿意屈居你弟弟之下,未有私心?" "儿臣不敢妄言,望父皇明察。"宋珑改以双膝跪地叩头。"五弟是儿臣的同母亲弟弟,此即儿臣私心,相信五弟能成为英明君主,再创我大绍荣耀。" 老皇帝沉Y久久不语,才道:"朕知道你的心意了,起来吧。" "谢父皇。" "你以前唤朕父亲,自称儿子,你我父子二人何时竟生疏了,朕明白你心里怕什么,你怕落入那二人的下场,是不?" "父亲……儿子……确实有苦不敢言。"宋珑垂首恭立。 "说吧。" "恕儿子直言,儿子自知X子优柔寡断,空有恭和仁孝之心,却无杀伐决断之力,天下初平,父亲虽夙夜忧勤,却仍有百废待举,仁孝能治家,却不足以治国兴天下。" "嗯,你能有此自知之明,为父心中甚慰。" "儿子希望父亲心常宽慰,莫有忧虑。"宋珑言语极为诚挚,掩藏在袍袖中的手握了握,似在极力忍耐着什么。 "好孩子,你自去忙吧。" "儿子告退。" 宋珑离开后,老皇帝闭目凝思良久,吐出一口气,说:"去把五皇子叫过来。" 不久,宋琅来了,规规矩矩的见礼:"儿臣参见父皇。" 近半年来,他日渐沉稳,不再老是年少轻狂的模样,然而眉目间依旧明朗,带着抹不去的天真孩子气。 老皇帝瞧见么儿心里就欢喜,这孩子的相貌太像芊皇后了,多少将对发妻的思念移情到他身上。 "琅儿,到父亲这儿来。"老皇帝表情慈祥,朝他招招手。 "是。"宋琅走近御案。 御案上是一副展开的江山地理图,出自名家之手的百年古画,大致描绘出大绍山河,空灵而壮丽。 老皇帝指着画问:"儿看此画如何?" 宋琅仔细看了看,老实回道:"画是好画,不过有些地方画错了。" "哦,何处画错了,你指给为父瞧瞧。" "豫安县应该在这里,大禹山应该再偏一些,这条河现在叫俊川,不叫大蛇河了,还有这里……" 宋琅一一指出来,显然已对大绍山河了如指掌,老皇帝微笑点头,父子俩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