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江湖_何谓武当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何谓武当 (第1/1页)

    承行二十六年乙卯暮春三月十七h山云海沉台

    时至日中,春雨自拂晓细细飘洒,至此仍未歇止。云海翻涌如涛,凉风挟松林清香,轻拂面颊,天地间一片朦胧苍茫。

    石案之前,李凤盘膝坐於松下,呼x1平稳,脉运生猛有力,经一夜调息,伤势已好得十之。

    李清扬端坐於其身後三尺,双指凌空如雨,虽未触身,却准确点落经x,为其疏通气脉,清除後患。余下四尊分列两侧,凝神护法。

    昨夜长谈,众人对李清扬已多了几分了解,再见他出手相助,更觉此举侠义,非常人可b,心中疑虑早已消去。

    尤其是见他隔空点x之法,虽手法未至化境,但内力之深厚,令人赞叹。

    江湖中能将真气外放数尺者已是凤毛麟角,五尊中以谢万峰《神照经》功力最深,亦不过如此;李清扬却能凌空连点十x,神sE自若,气息不乱,内力JiNg纯似更胜一筹,而且显然未尽全力。

    他的真气刚正清和,带着少林一脉的正宗气息,断非常流邪派所能b拟。

    李清扬的旧衣早在昨夜激战中破败不堪,几人见状,便各自解下随身衣物,凑成一身,虽颜sE款式不一,但总算免去失礼之嫌。他披上之後,举止依旧端稳,气度自然,倒真有几分名门弟子的风采。

    最後一指点下,李凤只觉全身气脉畅通如江河奔流,真气归於丹田,轻吐一口浊气,心知再无後患,且b往日更加通达有力。

    她睁眼时,眼中神采一闪,随即站起,抱拳深揖:「李兄相助之恩,李凤必铭记於心。往後只要力所能及,赤刀门上下自当倾力相报。」

    李清扬抱拳回道:「李姐言重了。若非我仓促现身,也不至令你受此一劫。此事说来,反让我愧疚在心。」

    昨夜长谈之後,彼此已去生分,遂以同辈相称。

    今年h山之约,虽波折不断,终归圆满。酒虽共饮,剑却未能一论。

    而五尊各自门务繁重,手下徒众成百上千,不可久留,且李凤已无大碍,便约定来岁春雨花开之时再聚。

    临别之际,赵安忽问:「李兄,此後有何打算?」

    李清扬轻叹,语中带着几分沉重:「百年之隔,世事已非。昨夜细思,知已错过太多,往昔人事,只怕早已一去不返。前路茫然,一时未有定计。当下只想先回武当山一趟,或许能从中寻得些许头绪。」

    此言合情合理,但五尊闻之却神sE微变,互相交换眼神。

    赵安上前,缓声道:「李兄莫急,且听我一言——你所说的武当派,当今江湖上并无此门派。」

    李清扬闻言神sE大变:「赵兄,此言何意?」

    赵安轻轻看一看不远处的信鸟,续道:「说来惭愧,说书人向来消息灵通,通晓古今,我作为其首更甚,但我,以至几友均对李兄所说的门派闻所未闻。故在下已马上派信鸟联络道上同志打探,翻阅旧案文章,但终究未有在江湖上找到此名号。」

    赵安抱拳:「在下非不信任李兄之言,只是说书人实在求知之心深切,望兄弟不要见怪。」

    李清扬此刻并未有心神在意被查之事,只是难以置信:「武当派二百年传承,齐名少林,b肩五岳,江湖上无人不知。敢问赵兄,消息或许当中会否有遗漏差错?」

    文致远闻言,忍不住cHa口道:「「唉,李兄弟有所不知,难怪难怪——当今江湖论消息资讯,藏书记闻,赵兄的说书人可谓天下第一,道上同志数之不尽,天下间遍布耳目,组织之大之广,连丐帮也望尘莫及。江湖之中,理应没有赵兄不知道之事。消息更不可能打探遗漏。」

    文致远所言非虚,「说书人」既是人,亦是当今江湖中规模最巨之组织。

    其宗旨在於传布江湖事闻,纪录世间风云,然其势力之大,组织之严,已远非寻常说书讲史可b。无论市井茶肆,抑或深山大泽,皆可见说书人之踪。

    其内有固地成员以维基业,亦有客席往来,渗透诸门诸派。以此之故,说书人网罗四海,几可称「无事不知,无处不至」,成为当世消息最灵、传递最快之所在。

    而「说书人之首」赵安,更是此庞然组织的定海神针。年方四十余,却已稳坐首席二十载,其人沉稳机敏,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消息之广,无人能及。

    江湖中传言——赵安一语,足以动天下之势,定江湖之局。

    李清扬听罢,面容依旧淡然,惟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错愕:「百年虽远,但不足让武当从江湖上除名,相信武当山中或有人能探知一二。」

    「如李兄不介意,能否让在下陪同?」

    赵安终是开口,坦白说出原由:「实不相瞒,说书人以记以说,道尽天下江湖之事,作为其首,对李兄之事实感莫大兴趣,故想於路上作伴,沿途我可安排一齐行脚之便,亦可给李兄讲解当今时势,相信为你返山一途有莫大帮助。反之,随李兄而行,边走边记,刻写李兄点滴,偶尔给我说说当年往事即可。」

    李清扬未曾多作思索,旋即抱拳道:「如此甚好。那就有劳赵兄费心,还望多加担待。」

    「李兄,一路顺风。」李凤见二人行程已定,便上前一步,微微抱拳,道:「赤刀门立於秦凉之地,於当地颇有些声望,如有需要,随时来找我。」说罢,轻轻点头,与李清扬别过。

    简单寒暄之後,众人即各自散去,分道扬镳。

    谢万峰素来行止不拘,不负「四方散人」之名,仍旧纵情山河,飘然如风,去向无定。

    沈天华则回返平遥,重理落花庄中纷繁商务,昔年以剑立名,今则以谋略与威望坐镇一方商界,稳守其雄据之业。

    丐帮号称天下第一大帮,能人辈出,然终究门户广大、内务繁杂,帮务之重非他人可一肩承担,文致远也不得不躬亲远赴江西,主持全局。

    至於赵安,却未急於动身。他心下思量,始终觉得尚需妥善安排。

    毕竟李清扬此刻虽神采沉稳,但眼下身上衣衫仍是几尊拼凑而成,勉强成衣,虽不至失礼,却难以长途远行。倘若以此形貌周行天下,终归有失T面。

    再者,武当一派之名,不仅他赵安闻所未闻,就连说书人遍查旧案,翻检古籍,亦无丝毫痕迹,李清扬所言之山门远近未卜,是东是西皆无从而知。是以赵安意yu先至山下小镇,稍作整理,待衣物与行程周备,再同行启程。

    「李兄,不若先行至山下调整一番可好?」赵安终於开口,语气诚恳:「另请恕在下直言,武当山之名,在下实在闻所未闻。此行何去何从,仍需李兄指点明示。」

    李清扬听罢,心下自是明白赵安所言出於周全,未有介怀,拱手回道:「赵兄言重。武当山本在荆楚之地,自h山北上,日行三十里,经大别山而入襄yAn,十余日行程,即可至武当。至於沿途去向,自然一切听赵兄安排。」

    赵安闻言,沉Y片刻,复喃喃自语:「荆楚……h山以北……十余日……难道李兄所指,竟是太和山?」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