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过去  (第3/4页)
应过张饶之,不杀未成年前的辩机族传人,可如今她不知死活,为救姚婉宁而死于妖邪之手,便与他无关了。    “守宁!”    世子惊呼。    他被狐王的一条长尾缠住脱不开身,此时见姚守宁有难,竟下意识的将手中长剑往妖狐掷出!    如此一来,他自己空门大开,危险重重。    剑光挟着紫气,直接斩向狐妖之手。    狐妖的长爪后缩,蓬松的巨尾一甩,将陆执身体拍出。    可陆执的阻挡只是那一瞬间,狐妖一击不成,再度出手。    “你敢伤我儿子!”长公主大喝。    1    “你敢伤我女儿!”这是柳氏的怒吼。    她病重多时,身体已经瘦骨如柴,本该站都站不稳的,可此时在危难面前,她却爆发出超常的力量,随手从一旁的桌子上抓了一样东西,疾步冲至姚守宁的身前,将女儿牢牢护在身后。    ‘嗤!’陈太微见此情景,发出一声冷笑。    他活了太多年,在这尘世之中见过太多的龌龊,此时见到柳氏举动,似是已经看到她的后果。    “致玉!”柳并舟见到女儿举动,发出一声惊呼。    他拼命想摆脱狐尾纠缠,出现在柳氏身侧。    父母护子女乃是天性,他想护柳氏,而柳氏想护自己的女儿。    “滚!”    妖狐被一再阻挡,心中厌恶。    它仰头大喝,喉中恶风滚滚,鼻尖抵着柳氏的面庞大吼。    1    柳氏病了许久,又曾受妖气纠缠,身上三盏阳火已经十分微弱。    此时狐妖喷出的阴风之中带着鬼气,这一喷之下足以收割她剩余的半条命。    但柳氏却并不退缩。    在危难面前,她悍勇无匹。    她不畏生死,不惧后果,想要保护一双子女的心占了上风。    她举起手里随手拿起的东西,用力往妖王的脸上戳!    那东西一碰到狐王的脸,便迅速下陷,被它脸上柔软的红毛吞没。    时间仿佛一滞,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一幕。    “这个东西,可杀不死我。”狐王的眼珠转动,看向柳氏掌中握着的东西。    那是一根筷子,对它来说细小如牙签,要伤人都不容易,更何况要想刺伤一头术法高强的妖王了。    1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——”    它放声大笑,接着柳氏握紧筷子,用力一杵!    人类的力量在天族一族面前渺小如蜉蝣,她在女子之中尚算高挑的身段在狐王面前实在太过矮小,可人类却受上天眷顾,拥有丰沛的情感。    当子女受到威胁时,母亲的躯体之中足以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。    这种悍不畏死的勇气使得那手持扶尘旁观而立的道士微微动容,他脸色微变,狐王还十分自大,没将这个病弱将死的女人看进眼中。    而下一刻,那筷子之上突然爆发出一道璀璨的白光。    柳氏的内心想救一双女儿,甚至将自己的生死抛诸身后,她身上的三盏火光似是感应到她的想法,化为疾流,涌入她的掌中。    “不好!”陈太微的面色沉了下来,低呼了一声。    “玉儿!”柳并舟哀声大呼。    筷子带着人的生命之力,捅破妖族厚厚的防御,插入狐王脸部,穿进它一只眼珠之中。    1    当即妖血带着大量妖气飞溅开来,先前还得意洋洋的狐王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叫。    剧痛之下它顾不得再阻拦其他人,一只巨掌收回捂眼,一只手掌则用力向柳氏拍出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姚守宁是抱了必死的决心,拦在jiejie面前的。    这一刻她顾不得后果,只一心想要救jiejie的命。    但预想之中的剧痛并没有来临,有一道熟悉的气息拦在了她身体前头,她听到母亲凄厉的喊叫,听到了外祖父的惊呼。    电光石火之间,只听‘噗嗤’声响中,有热血飞溅了出来,一根长长的尖爪穿透前方的人影,出现在她面前。    “不,不准你伤害我的女儿!”    柳氏低低的喊,喉中发出嘶气声。    她肚腹被洞穿,可她站在原地,一步都没有退过。    “娘——”    姚守宁呆呆的喊了一声,目光落到了那滴血的指甲上。    柳氏双腿一前一后分开,将她身体稳稳托住。    她上半身往前俯,血液迅速将她寝衣晕染开了,她喉中发出不成调的低吼,身上三火俱灭,死到临头还在喊:    “不准,不准伤害我的女儿!”    妖气透体而过,她的气息逐渐微弱。    这一刻妖王的动作映入了姚守宁眼中,变慢了成千上百倍之多。    陈太微冰冷而坚硬的内心像是被柳氏这一刻的举动狠狠撞击,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梦了,可这一刻他神色恍惚,仿佛又梦回到了七百多年前的时候。    那时神州大地妖邪横行,他的家人死于妖祸。    家中出事时,他年纪还很小,依稀记得,母亲就是这样不顾一切拦在了他的面前,以身体为阻,将他的命保住。    2    正因为有母亲那临死一扑,替他挡住了必死的一击,为他争取了时间,他才能等到师父明阳子的到来。    明阳子杀死了妖邪,安葬了他的父母。    周围残存下来的村人视他为不祥与累赘,无人肯收养他,而那个要养活自身都很艰难的道士,却笑呵呵的将他抱起,温声道:    “既然无人要这孩子,不如贫道将他抱回观中好了。”    那老道士长相普通,又瘦又穷,身上的道袍还打着补丁,但神态却十分温柔。    有人劝他慎重,说此子乃是不详之人,克死了父母,将来兴许会连累真人。    明阳子就憨厚的笑:    “哪有克人?这孩子我看命格不错,能活到贫道到来,可见命大不说,还与贫道有缘。”他将已经骇怕得失去了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