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千岁(np)_6宴掌印有所求之时,多想想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6宴掌印有所求之时,多想想我 (第1/1页)

    天气渐暖,万物滋荣,处处都是蓬勃的生机,连深宫的日子也仿佛不那么难熬了。

    那日二人心知肚明的借口——千秋节,也在桃夭灼灼之时悄然而至。

    今岁是衍圣帝的四十整寿,故而千秋节办的格外隆重,令朝野同欢,天下诸州皆宴乐休假三日,期间禁止屠宰,前后数日不理刑名。京城内外金碧相辉,锦绮相错,处处都是华灯宝烛。

    帝王身着衮服十二旒,设仪仗,备太常雅乐,于太极殿受王公百官、诸国使臣朝贺。一整日枯坐下来不算,晚间还有千秋宴,后妃王公、文武百官,无不以进寿献礼为荣。

    夜幕下,太极殿内笙歌互起,金石千声,世人莫能描画尽致。

    宴枕檀因是内侍,是帝王家奴,即便官居四品也没有他的案席,只能侍立帝王身侧。这位身着御赐飞鱼服的掌印太监,正低垂着眉眼,在用那双白皙如骨玉的手给君王剥葡萄。

    满堂公卿、内外命妇、列国使臣按品级坐在大殿中,中央美艳的舞女脚下踩着节奏,鲜嫩的身体,勾人的舞姿,美则美矣——

    及不上那人一分一毫。

    舞乐觥筹之间,多少人暗暗望向帝王身侧那道身影。贪婪的,yin邪的,炙热的,晦暗的,那些目光或是惊鸿一瞥转而掩饰,或是状似半醉放空失焦,有如实质一般舔舐在宴枕檀脸上。

    司礼监掌印太监宴公公是帝王禁脔,这在朝野上下不是什么秘密,即便这些人在私底下用最肮脏不堪的话骂他阉狗、佞幸、以色事人,也不妨碍现在一个个恨不得把眼珠子粘在他身上。

    在那些永夜成为至尊的美梦里,他们会将这样的美人锁在九重深宫之中,只准自己一个人看见。

    碧绿的葡萄rou剥了小小一碟,宴枕檀用温绢简单擦了手,转而去剥石榴时,就听到有人提起自己,那声音穿过丝竹管弦,有如水滴落在滚油之中——动静不大,威力不小。

    “早就听闻宴掌印色艺两绝,今日普天同庆,宴掌印能否献技,贺皇兄千秋啊。”

    是先帝第九子,衍圣帝硕果仅存的几个兄弟之一,庆王。

    庆王像是已经醉了,一双招子放肆的扫过来,笑得邪气。

    帝王端起酒杯浅啜一口,道了声:“胡闹。”语气却是平平。

    “王爷恕罪,奴婢愚钝,并无技艺可献。”宴枕檀一副清清淡淡的面皮,“陛下醉了,奴婢为陛下取醒酒汤来。”

    转身出了大殿。

    帝王酒量不差,早年在边军大营曾一人喝倒先锋军十二员猛将,今天喝的那点根本用不上解,他只是想出来透个气而已。

    即便当年进宫时就十分清楚,既然是给人做奴才,就不可能再留着脊梁骨,但不代表别人要踩着他的头取乐时他会觉得爽。

    春夜的寒风不算温柔,也比掩盖掩盖在歌舞升平下的满殿腌臜舒服。

    漫无目的的走在抄手游廊上,折了一支含苞的海棠,听到身后传来一声:“宴掌印。”

    宴掌印现在有点不爽。

    那人倒是笑得温和,锦衣玉冠,清雅俊逸如天人。

    宴枕檀行礼,叫了声“瑞王殿下”。

    衍圣帝二子,瑞王宫沉焰。

    瑞王连忙把人扶起来,收回手时,不动声色的在身后捻了捻指尖。

    “我听太子说宴掌印想进敕库一观,可安排妥当了?”

    宴枕檀低声应是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老二和太子不睦已久,太子会告诉老二这些?

    说不睦不太合适,到了这个位置,用一句势同水火不过分,只是面子工程总是要做的。太子是中宫嫡出,可惜皇后前几年薨了,老二生母是贵妃,大皇子早夭,他算是长子。太子外家齐相门生故吏遍天下,老二的外祖安国公沈老将军也不遑多让。

    夺嫡之争是从二人出生起就定下的死局。

    “我这儿倒有个人可以引荐给宴掌印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乃是大理寺少卿常逢秋常大人。”瑞王并不骄横,一派温润君子之姿,他惯会做这些,心知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来得深刻,因此在朝中风评不差,“常大人与我尚有些交情,想来不会驳了宴掌印面子。”

    宴枕檀不是没想过这个常逢秋,他甚至是宴枕檀第一个目标,只是这人名声在外,刚正到水火不侵,他这才找上了孔尹。

    没想到是老二的人。

    大理寺敕库是必须要去的,夺嫡的水却没必要沾。

    成年皇子结党是帝王家大忌,百官沾上至多招帝王猜疑,看不顺眼左右贬了就是,他一个内官,合该是被帝王牢牢牵在手中的狗,沾了怕是只有一个死字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不过一桩小事,”思及此,宴枕檀垂下眼,一副动心却为难的样子,“怎敢劳烦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宴掌印先别着急拒绝,我帮宴掌印,自不是挟恩图报。”

    宫沉焰生的肖母,贵妃娘娘的容色是先帝都盛赞的当朝第一,说这话时,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定定望向他,像是藏着夜色里最幽澈的一汪清泉,缓缓现出清浅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只是想让宴掌印有所求之时,多想想我罢了。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