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章 (第2/2页)
“儿臣谨记娘娘教诲。” 贵妃见凤九溪多少有点油盐不进,面上看着恭敬实则没听进去多少,气道:“别忘了是谁在你娘暴尸荒野的时候给她找了安身之处。” 凤九溪如同被触动了某处开关,抬起了一直低着的头颅,凝目盯着梦淑婉道:“娘娘大恩,九溪没齿难忘。” “那就给本宫打起精神来,莫再让本宫失望。听说你见到了凤司塔的少主?” 凤九溪的表情狰狞了一瞬间道:“是。” “别再横生事端,虽说你已获得了娑罗晏殊的支持,但如今娑罗云卿也通过了血塔的炼试,国师之位在他二人之中未有定数,我们就不能与他为敌。皇后有意拉拢国师,我们就更不能将人往他们那里推。” “儿臣省得。” “算了,这些糟心事不提也罢,本宫这次叫你来是提点你,丹城此行万事小心。” “儿臣谨遵贵妃娘娘圣命。” 梧京向东千里便是丹城,此次疫乱非比寻常,有些村庄甚至出现了暴乱,凤帝担心会祸及百姓,于是这次派出了十万人马前去救助。 顾云卿刚接命的第二日便赶忙出发,凤司塔是东凌百姓心中的救世主,每次灾疫必须由凤司塔出面才能稳住民心。 再加上此次灾疫的病症闻所未闻,国师足足点了雀门五千名弟子一同出发,如若不是年岁已高,顾云卿觉得他祖父这次可能会一同前往。 但在同朝廷队伍汇合的地方顾云卿便瞧见了一个情理之中,意料之外的人——凤九溪。 凤九溪今日依旧身着一身黑色锦衣,黑发如墨,腰身笔直的乘坐在一匹赤血宝马之上,微长的明目环视周遭,投递出似有似无的蔑视更显得他的孤傲。 等凤九溪瞧到顾淮卿策马而来时,俊目微狭,是个人都能看出九皇子由内而外的不悦。 “娑罗云卿携凤司塔众人见过九皇子,九皇子千岁。” 顾淮卿当然也能感受到凤九溪对他自始而终的敌意,也不相同此人有过多的牵扯,以免横生枝节。 顾云卿获得黑羽之后同凤九溪当属平级,如此谨言的问候已经是给了凤九溪足够的颜面,见凤九溪毫无开口回应的打算,顾云卿问候完后连马都没下便带领凤司塔众人在朝廷军队一旁整顿,等候朝廷也就是凤九溪安排出发。 千里的行程照往常少说也须行十日之久,但事况紧急,凤九溪带队仅用了八日便抵达了丹城门关之前。 丹城的刺史似是早在门关之上等候多时,见到明黄色的凤旗忙从城楼之上前来迎接,面黄肌瘦的皮囊,也看得出此人这段时日应过的相当难熬。 待深入丹城之后,顾云卿不知该如何描绘入目的惨状,用横尸十里来说也毫不过分,正值深秋,尸体腐败的速度并不像往日一般迅速,却也因数目庞大,整个丹城入鼻满是腐臭之味,士兵中有些许耐力不行的早已俯身呕吐。 难以想象到底陌落到怎样的地步,官府竟连处理尸体的能力都没有。 “疫乱之事下官本就竭力遏制,部分村庄暴乱之事也已镇压,但三日之前城内竟也有些刁民掀杆而反,下官无能死伤惨重。” “你当真是该掉脑袋。”凤九溪停步注视城内良久道。 丹城刺史瞬间跪地请罪,脸色青白。 凤九溪冷哼一声也没时间处理他,先交代了部下救助之事。 “陈忠,尔带领一万人马处理城内余尸,一日之内莫让本殿在看到一例。疫乱根源尚未确定,嘱各战士做好防备,凡发现类似病症者当即送往凤司之处,切勿留之。” “属下领命。” “李都尉,尔携四万兵力镇守四大城门,凡暴乱者皆杀之。另派四万人随丹城刺史设立粥铺,赈惠灾民。余一万人待命差遣。” “末将领命。” 皇室赈灾,凤司施药。 顾云卿也将千名雀门弟子分设在个粥铺旁设立药铺,自己也准备前往城中一处,查看疫乱病症的具体情况。 许是人多阵势之大,些许城内百姓偷偷摸摸在暗处观察,待瞧清皇室的明金凤旗,及凤司塔的金白凤旗后一涌而出,将凤司塔的车队围的水泄不通,一时间哭闹之声络绎不绝。 “凤司大人,救救我们。” “凤司大人,看看我的孩子吧,他快不行了。” “凤司大人,……” 凤司大人是东陵百姓对凤司塔的尊称,除却国师,凤司塔的一切官职在东陵百姓口中都被统称为凤司大人。 瞧见百姓眼中只有凤司塔的人,凤九溪的脸色也冷了下来,但还是及时出手将灾民隔开,计划照常进行,而顾云卿则选择带了一小队人马留在原地为刚刚的百姓医治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