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十八章 贺老六演说绍兴城 (第1/2页)
第三十八章贺老六演说绍兴城 在绍兴城里住了三天,两个人总算过足了瘾,把这花花世界看了个饱,袁星樨到城中的书局之中,买了一些书,这里虽然不及上海,出版速度和题材的更新度都远远要慢,毕竟比起鲁镇那还是强多了,贺家坳更加不能比,那简直就是一个白茫茫的世界,在时间的范畴之外,无始无终,既看不到开始,也望不到结束,既没有过去,也没有未来。 贺家坳的人,一天天就只是那么活着,脑子里想的全是生存,生物意义上的rou体存在,并不关心过去,也不在意未来,好像生活就会永远这样过下去,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,如同一场永不醒来的梦。 得说贺家坳的人,并不纯是那些悲天悯人的学者所描述的,给艰苦沉重的现实生活压得,麻木到只剩下本能存在的欲望,这里一些人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,虽然也算不上多么富裕,但毕竟可以花八十千去买人,并不是那般凄风苦雨,像是贺老六这样的人,对贺家坳的生活很是满足,因为在这里,很能实现他们人生的意义,任凭为他们描绘什么样的未来,怎样的一个美好世界,他们都不感兴趣的,他们只想维持住眼前的生活,并且想要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,以为换一种方式,未必有这样的满足,袁星樨有时候想,这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“活在当下”。 在绍兴三天,在鲁镇顾彩朝那里又住了一天,顾彩朝终究还是没有搬家,依然在这里,算是一个隐居,七月二十五的下午,袁星樨与贺老六回到贺家坳,仿佛又回到了一个盒子里一样。 贺老六这一次出远门,在城里足足住了这么多天,果不其然成了贺家坳的大新闻,第二天当他去打谷场时,在那里的一群人便聚拢来问他: “老六,在城里看到了什么?” “啊呀六哥,你这辫子剪了?” 贺老六摸了摸脑袋后面,虽然已经过了几天,仍然有些不习惯,剪了自己的辫子,就好像把自己的头也连带着搬掉了,好看不好看倒还罢了,贺老六总觉得脖颈后面有点凉飕飕,好像有刀在砍过来一样,脖子根冒凉气,就让人心里也寒寒的,进城一次,把辫子丢了,跟七斤一样没了辫子,算是贺家坳的第二个,虽然第一个其实是袁星樨,不过没人把他当做是贺家坳的人。 不过贺老六转念一想,其实还算不错,丢了辫子总比丢了脑袋要强,比如那阿Q,就把性命丢了。 贺老六便给人们讲起来:“就是去年我家用过的那个阿Q,给绑到法场上去了。” 于是村人便震惊起来:“啊呀,为了什么?” “说是他入了强盗伙,打劫了。” 人们啧啧地: “那原是他活该。” “我早就看他不是个好的,果然干出这种事来,幸好没有来祸害了我们这里。” “他敢来贺家坳吗?屁股都给他打烂。” 又问:“你看清楚了么?是怎样的杀头?” 贺老六:“我原想去看,不过当时正在酒楼上吃饭,那一桌子菜呢,不好丢下的,所以便没有去。不过听人说起,如今是新朝了,连法场都改了样子,不再是砍头,而是枪毙了,就是用洋枪来打,给人吃枪子。” 毕竟是“革命”了,所以处决人犯的法子改了,不再是那么旧式,而是用西洋新式的办法。 大家便又说:“可惜可惜。” 可惜了竟然变成了枪毙,不比砍头那样的刺激,更可惜就连这样毫不壮烈的枪毙,老六都没有去看,简直白上城了一次,就只为了吃饭。 不过吃饭毕竟也是大事,村里人又追问:“你们在馆子里,吃了什么?” 贺老六笑了起来:“吃了个什么‘鱼翅’,一大钵端上来,我觉得和粉丝汤差不多,就是汤好喝,拿来泡饭蛮好,偏偏还贵,一元一盆。” 这个评价贺老六可是心甘情愿给出的,不是为了找面子,炖鱼翅的汤那是真的好,一看那颜色,黄黄的就知道是好汤,喝在嘴里,味道确实鲜美,很浓很有味,也难怪呢,听袁星樨介绍,是用老母鸡和火腿、鲜的猪骨猪rou熬的,味道怎么会不好呢? 贺老六当时就说:“田里忙的时候,早上赶不及烧饭,便有这样一碗汤泡饭蛮好,只要不是这样的贵。” 袁星樨就在那里轻轻地乐,点着头:“六哥好主意。” 就着这个“鱼翅粉丝汤”的话题,大家很是讨论了一阵: “粉丝汤要一块钱啊,城里的粉丝都比我们山里的贵。” “一元钱就吃粉丝┓′?┏” “只有粉丝么?不放一点猪血么?没有一点荤腥,可是很赔的了。” 贺老六又想想:“送的那一碟绿豆芽倒是还好。” 不是一钵粉丝汤就要这么多钱,还有附送,白送一碟清炒的绿豆芽,炒得还不错,虽然不及烧鸭子好吃,毕竟是素的,不过起码不是一盆粉丝汤就要一块钱,毕竟还有些添头,能找补回来一点。 说了一阵在绍兴吃的酒饭,贺老六也很有些得意,村里的人顶多只去过咸亨酒店,然而福兴楼的地位是比咸亨酒店要高的,那种段位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