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去读书 (第1/1页)
“等等,这个你们拿着!”周月跑到三人眼前,把手里的包裹递给了赵虎。 “这是什麽?”赵虎疑惑的问。 “是饼,你们睡觉的时候我做的,有六张菜饼六张油饼,还有一包咸菜,你们赶路时可以吃,不过最好是先吃菜饼,油饼更能放住。”周月介绍道。 “这…”赵虎看了看周家程一家,见他们眼睛也带着惊讶,就知道周月是自己决定送的。 不过周家程他们虽然惊讶,但并没有反对,周家程反而开口,“既然是月月的心意,几位就收下吧,赶路也不容易。” 赵虎手里托着包裹,还带着温度。看了看齐云和将军,他俩也b较意外,这家人人品不错,小姑娘更是不用说,怪不得赵虎喜欢。 赵虎空出一只手来,从怀里掏出一个玉佩来,当时事出紧急,身上没有别的物件,只有随身带着的玉佩还在。 把玉佩递给周月,“拿着,如果有一天你们能去北yAn府,可以去找我,拿着玉佩到赵府就能找到我!”说完就把玉佩塞到周月手里。 周月还有点懵,几个饼换了个玉佩?看这玉佩成sE就知道不便宜。 周月正发愣的功夫,齐云也拿出一块玉佩,走过来放到周月手里,“别忘了,我是哥哥!如果到了永安城,可以到齐府找我。不过,你要是去找我,得给我做饭吃!”齐云依然傲娇,但还惦记着周月的厨艺。 周家程见周月发愣,连忙拒绝,“这太贵重了,两位还是收回吧!” 周月也反应过来,“对,这个太贵重了,我不能要!”於是把玉佩递给两人。 “没事,只是个身份的牌子,你拿着,希望以後还能吃到你做的菜。”齐云没有收回,只是调侃。 赵虎也没收,“就当是礼物了,你给我们准备了饭菜,我们给了你礼物,这很公平啊。也是希望你能记得我们,说不定我们日後有缘,还能再见呢!倒时候你再做几个拿手菜招待我们就行。” “行,等下次见,我再给你们做好吃的,绝对管饱!”见他俩实在想送,周月也不再推诿。 “哈哈,那我可是很期待啊!”赵虎哈哈一笑,又忍不住m0了m0周月头发。 这时那将军伸出手,倒是没有给玉佩,给了一个铁制的牌子,上面有纹饰,看起来像是狼。 “我姓宋,这个给你,不是什麽贵重的东西,只是个铁牌。”那将军面无表情的开口,彷佛给的是一个玩具。 齐云和赵虎则睁大了眼睛,将军竟然把那个给了周月,可她是个nV孩呀。 齐云开口叮嘱,“虽然是铁的,但是也要好好保存,不要弄丢了!” “好,我都会保存好的,放心吧!”周月虽然不知道那是g嘛用的,但看他们表情也知道不同寻常。 “好了,我们要走了,後会有期!”赵虎开口,与他们道别。 “一路顺风,後会有期!” 三人走远了,周家程一家也回了房间。 “月月,那三人给你的东西你保存好了,别弄丢了。”周家程看着周月,很明显那三人是冲着周月才给的东西。 “我知道了,我肯定不会弄丢的。”有什麽地方能b得上自己的空间呢,周月如此想道。 “好,现在家里的地都浇完水了,也该送孩子们去上学了。”周家程对钱桂兰说道,这阵子不太忙了,还是让三兄弟尽快上学的好。 “好,我明天带他们去镇上的书院看看。”钱桂兰回道。 其实三兄弟是有些基础的,因为周家程早年读过书,给他们也教了一些,上学应该没有问题。 第二天一早,周月带着周林三人锻链完身T,吃完早饭後就去了村长家里,这次坐牛车去镇上。 村长姓李,村里一共五十多户,李氏就占了三十多户,李大山即是李氏的族长又是村里的村长。 来到村长家,正看到村长的大儿子柱子给牛套车架。 “柱子,要去镇上吗?”钱桂兰开口问道。 “呀,周婶子,我这正要去镇上呢!你们是去镇上吗,我带你们去!”柱子抬头,看见了钱桂兰带着兄妹四人。 “对,我们要去一趟镇上,麻烦你捎我们一路了。”钱桂兰说完把五文钱交给柱子。 接过钱来,柱子一笑,“行,我们这就出发。” 现在天sE还早,村长家除了柱子要带着牛去镇上跑活,其它人还没起床。 柱子把门关上,载着几人就往镇上赶。到镇上时,天sE已经大亮,钱桂兰带着几人到了镇上唯一的一家书院门前。 这是一个一进的院子,门口的牌匾上写着青山书院四个大字,钱桂兰上前敲了敲门,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青灰布衣小厮打扮的人打开了门。 一看是一位妇人带着孩子,开口问道,“这位夫人是有何事?” “我是望山村的人,这次来是想问一下孩子上学堂读书的事,请问何夫子在吗?”钱桂兰介绍了一番。 “何夫子在,你们进来吧。”那人说完退後,把门彻底打开,带着钱桂兰几人往里面走去。 走进院子,周月听到了朗朗读书声,那小厮带着几人来到客厅,“你们先坐,我去请夫子过来。” “好,有劳了。”周林拱手。 “夫子,有一妇人带着孩子来询问读书的事,现在正在客厅等候。”开门的小厮来到何夫子这里禀报。 “哦?这个镇上能读得起书的可不多,村子里的就更少了,我去看看。”何夫子感叹一句,起身往客厅走去。 钱桂兰看着那小厮回来了,跟在一个中年男子身後,那男子四十岁左右,身穿一身月白sE长袍,头发用冠束起,留着胡须,一身儒雅之气缓缓走来。 钱桂兰几人起身,“何夫子好,我是望山村周钱氏,这次来是想询问读书的事情。” “哦,几位请坐。”何夫子说完自己也坐下,继续说道,“我们青山书院一个学生一年的束修是二两银子,包括书本费用。不知夫人是想让哪个孩子读书。” 何夫子观察了三兄弟,周月被自动略过了,大的看着像十六七了,应该不会读书了,应该是老二或者老三吧。毕竟她们穿得都是粗布,又是村里来的,能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就不错了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