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回:问心有愧 (第2/2页)
夜的泪,今日的恸哭却依不减。周瑜知他心哀,垂涕在侧,扶礼在旁,哭尸后搀扶孙策离去。 他本有自己的客房,大概车行几日同住在孙策房里住习惯了,回房后才意识到这是孙策从小长到大的地方。小茶几、半身柜、双耳杯、老虎娃娃……里面的铺陈与他亲昵又疏远,大概怕自己窥探了私密,把孙策扶上床后周瑜起身急走,又被孙策给拉住了。 “公瑾。”往日神采奕奕的孙伯符,竟在双眼的泪痕下被灯火映出形销骨立的样子。他眉骨颇深,本一双剑眉星目,如今瞧来却摧煞了周瑜的心肝。他走不动了,坐在床旁,静静瞧着没了爪牙的江东幼虎。孙策又唤了一声:“公瑾。” 他早早地止了哭,只是泪痕在,被他眼窝映成了深深的钩子,狠狠盯着周瑜那张肃静的脸。他道:“我们孙家是小人物。我爹拼了命地跟武林世家打擂台,终于拼得了一亩三分地,就连这也要被那帮伪君子脏掉。”他上身躺倒在塌上,不知气恼还是释然,继续道:“我这样说你不会笑我吧?我现在蹭蹬穷途,但终有一日……”他捏紧了手中拳,少年蓬勃的野心却如流沙,再如何攥紧也一滴滴落下来,以致他道不出最后的独白:“终有一日……” 周瑜沉默不语,却陪他一并躺下,如二人总角时夜游遥望星津。他瞥了一眼孙策,这江东猘儿,竟何时偷偷磨起了初生的凶爪。他直看向天,道:“你记得十六岁时,杨家小公子和我比武赢了,那些人背后说我什么吗?”孙策一怔,道:“记得。” 他们十六岁时,参加少年武擂,在周家主场,双双崭露头角。那时弘农门杨氏也来了个后生,天赋卓绝,拔得头筹,叫作杨修。杨修屡战屡胜,只对上周瑜时吃了跟头,险险赢了他。下擂台后二人惺惺相惜,杨修底下却有不长眼的狗腿子编排他:“那周家算是个甚么东西?‘江淮孤生’,靠着勾结袁家双修上位的世家,也算出了个小高手?”杨修德弘刚正,训斥了那狗腿子一番,彼时正在巨石后捞鱼的小策小瑜二人也听了个真切。后来孙策追着那个狗腿子打了一周,周瑜把自己关在房内,闭关了整整一周。 孙策道:“他说的每一个字,我都记得。”周瑜反而问:“记那么清干什么?”孙策道:“你从小到大就生那么一回气,还是跟自己生气,我当然要记得。”周瑜听后,微笑道:“其实我都已记不清了。”他又吐一口气,缓缓说:“所以你知道,我们周家立足靠的是我高祖父,他自号‘江淮孤生’,发迹孤微,与令尊一般境地。先辈曝霜斩棘,以有蒙荫,到底还逃不过后人口舌。令尊枉死,又怎能盼这些江湖人士不落井下石?” 孙策环起脑袋。他二人这样躺着,永远是他们最舒服的意态。他说:“正是,一人执剑,永远堵不住这悠悠众口。”周瑜道:“就算堵住了口,也管不住肚皮子底下隔着的心。”孙策道:“那当如何?”周瑜道:“还当如何?”他们对视一眼,竟又统统笑出声来。 周瑜说:“我曾祖从高祖那里承过家门,后来受陈忠指点,磋磨武艺,周家才进了世家的门。陈忠对周家的事,我今天一样对你做。”孙策发着怔,他本想问问,周瑜怎生要对他这样好,后来又觉问出来也没趣了,便不做声,心想:“公瑾瞧得起我姓孙的,我便去做就是。倘有一日周家罹难,难道我不会这样帮他?” 少年们仰头,他们眼前只有一片厚重的幔帐。 薛礼低头,护住右臂,换至左手挥鞭。然而暗针淬毒,他再难动作,只得翻身侧滚,不住躲杖。笮融杖起棍落,几下把薛礼赶得沿亭角乱滚。薛礼运功舞鞭,却促了筋脉毒发,一击“灵泽在渊”,好容易卷起了笮融的攻势,却被毒制伏在地,半天抬不起头来。笮融见他毒发,跟补了三杖,刺破了股间尾骨,薛礼大叫一声,鞭柄滚落亭下。 笮融见自己总算得胜,当即大笑,道:“薛老弟,你武艺不精,就别出来笑话人了。”薛礼口吐鲜血,怒道:“暗算是甚么道理!你我也算半个同门,快把解药拿来!”薛礼虽急,但尚有分寸,他和笮融今日不对付,先前却也有同门习武的情谊在,自以为笮融不会对他下死手。笮融却站在旁边,不急不缓地蹭了两下靴子,道:“你功力忽这么高,是不是偷练了《太阴真经》?”薛礼一怔,旋即道:“我哪里来的真经?笮融,你别血口喷人!”笮融蹲下身子,九镜塔顶却突出一根尖刺,抵在薛礼喉口。笮融道:“没有真经,你功力如何大进?快告诉我真经在哪儿,不然我就让你命丧于此,谁也知不道真经的下落!”他虽这样说,心里却另有一番算盘,想道:“我今日已踩断了他的腿骨,再放他回去跟刘繇说我坏话,定是不成的。今天如何也要把他除之后快,至于真经,全天下只有我知道是在他手上,我一个个搜去岂不得了?”至此,薛礼又是不答。薛礼想起他和笮融磋磨武艺的年月,对树绕行,清泉打坐,愈是笃定笮融不会杀他,怒道:“我可没有真经,你要找管死人找去!”他说的死人,自然指的是孙坚和已被灭掉的董卓,然而笮融却以为薛礼在激怒他,一气之下竟手起刃落,将薛礼的人头滚落在地。 笮融此时忽想:“我竟真这么想要真经吗?”温热的血已沾上他指缝,他收起九镜塔,慌忙而去。 周瑜与孙策畅谈,又对饮了几杯薄酒。夜深,周瑜告辞请走,孙策把他送到庭中,终留客道:“公瑾,我们再睡一夜可好?就像以往那样同塌而眠。”他好似终怕周瑜误会,又终怀念总角时那几分真纯的情谊。月熠中天,萤光四起,自那夜迷乱后,他们再没有共赏过这样好的夜景了。周瑜道:“我唤你一声义兄,你唤我一声义弟,既行兄弟之礼,便当做兄弟之事,如今再过两年你我也要及冠了,怎可再如往日那般胡来?”孙策道:“兄弟之间亲近,不是顶顶好的事吗?我只是追望从前,希望我们再无罅隙。我知道你惦念那晚的事,但你我之间皆坦荡,只要咱们问心无愧,同塌枕席,又有甚么大不了的?” 周瑜看着他,张了口,半天却没落下话来。倒是风吹梧桐,落下了不少青叶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