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回:千里扶棺 (第2/4页)
缠。孙家人初行时武林传言未起,无人预料会遭此祸,车队中也没准备药物,孙策孙贲受了伤,整一日又在山谷中行走,只能用草药和金创将就伺候。周瑜看见孙策侧股处的伤,心肝脾肺都拧成了结,连哄孙策上床敷药,又气又疼,语音又轻又重:“你受了伤,怎么还逞强扶着棺材走!” 孙策知道他定是白日里也偷偷跟着车队走了不久,不禁露齿一笑:“他们袭击的就是棺材,我不得看紧了?”周瑜心下了然,知道外人必定会怀疑孙家把秘籍藏在棺材里,所以统统都来劫这口棺材。他说:“既然旁人想劫,那就让旁人劫去,待他们查明白真经不在里头,这路上不就安生了吗?”孙策看着他,道:“要是我说,在呢?”周瑜的手打了个颤,孙策腿上一片未伤处就被药抹了个匀儿。孙策哈哈大笑,周瑜这才知被戏弄,低头垂眸,继续涂药,声音不急不徐地教训道:“伯符,不好笑。” 孙策见眼前人睫密如针,只专心他伤势,自知又惹公瑾耽心,安慰他道:“我只是见不得爹爹的棺材被人亵渎,时候到时,自会向江湖武林解释。等到了曲阿,开棺验尸也好,抄点门派也好,孙家自会有孙家的清白。”周瑜点头,继续为他涂伤。他用的是周家秘制的“冷玉生肌霜”,只一涂抹,孙策便觉浑身清凉,伤处顿觉好转。他伤痛畅快了,却见公瑾仍心下挂碍,便道:“我们从小过招把式,这样的伤我又不是没受过,公瑾莫要担心。”周瑜只道:“我们少时比武最多都是磕碰,以后却是常要见血的了。”话及此,两人皆知行路不易,眼中都有复杂之色。孙策说:“见血就见血,见血了有公瑾为我疗伤。”周瑜心想:“若是如此,我宁愿一辈子也不要为义兄疗伤。”但他并未说出,只应了一声孙策的话。 两人和衣而眠,月露渐白,直至鸡鸣时分。 次日一早,孙策便偷潜入孙贲的房中把情况叙明。周瑜为孙贲草草治了伤,一伙人马便上路。上午走得还是山路,道涂虽险,但见路中青山巍崖、九天散花,歇脚时孙策还有雅兴提花逗一逗周郎,只是行路时又扶回父亲灵柩,终不免沉哀之情。到了下午,车队终于入了城,眼见的是茶楼客舍、贩夫走卒,又是另一番风华。孙、周二人自少一起习养,却是头回见得世面,料想二人要从此闯荡江湖,心中又是一阵激切,只叹武林风波、强敌环伺,他们这一路总是不甚太平的了。 刚进城中,周瑜便察觉身后有人。他与孙策对视,深知武林中人都在留意他们动静。孙策在后半午就安顿车队歇下,日头未落,天空连一丝黄霞都来不及擦出,一行人便陆续入住了客店。孙贲在城中找传信人联系孙府,孙策则依昨日一样把灵柩抬入客房,只是这回身后还跟了个马夫。 合上房门,孙策道:“你待如何?”周瑜说:“请君入瓮。”孙策哈哈大笑,拍掌道:“贤弟知我!”两人合力把棺材布置到客桌显眼处,周瑜守梁上,孙策坐卧床。见劲敌未至,孙策竟起了顽心,问周瑜:“先前有周寔做‘梁上君子’,如今周瑜君子在上,是要偷什么东西来了?”周瑜见他大战临头还有心笑语,冷哼一声,道:“偷一窝江东虎崽。” 策、瑜二人少年玩闹,曾登石牛山群林僻静处,发现一窝虎崽。策少时甚爱虎,其父孙坚便有“江东虎”的名号,练得家传的“啸吟拳”“江虎剑法”更是虎虎生威。面对一窝软嫩嫩的虎崽,又惊又爱,直说要公瑾陪他偷一只出来。周瑜就真陪他蹲守一只小虎,历时半月,摸清了虎爹爹虎mama的动向,乘xue中无人,抱了一只小虎出来。结果二人顽心迫切,出洞时狠跌一跤,还是小虎从怀中钻出来护住了周瑜的脑袋。周瑜此言,多是揶揄此事。然而二人此后又多寻访小虎顽闹,如此又经半月,竟和小虎成为好友,到后来大刺刺去探访虎xue,还会被众小老虎一并问候。 这小老虎与他们二人一齐长大,常常黏在一处,孙策就给他取了个小名唤作“大符”。至于大名作何,不通虎语,难以知悉。后来周瑜得叔父赠一只白鸟,取名“小瑾”,不料大符和小瑾竟成了挚交,他们读书习武,小瑾就整日趴在大符的头上,游山玩水。 现今二人离家,经周瑜一提,都不禁思念起大符、小瑾。孙策正欲开口,却留心窗外人影闪动,又把嘴闭上回去。 果不一会儿,人影从窗外袭来,接连翻入了三人。孙策认出了前几日与他缠斗过的“暴弥陀”笮融、“三才真龙”薛礼,大笑道:“天下武林岂是没人了!要抢我孙家的东西,还派两个崴了脚的瘪猫过来!”两日前笮融、薛礼偷袭孙策,虽伤了他右股,却也都负了伤。孙策拿手的“二虎夺路”,要在人头顶身下横刺两剑,出剑方向和速度迅疾,若对“江虎剑法”未尝防备,皆要中招。他用这招分别伤了笮融、薛礼右肩和下盘,二人不敌引退,薛礼还在灌草里跌了一跤,倒真像崴了腿的三脚猫。 三才真龙薛礼被他道出了丢脸事,为挽回面子,第一个冲将上来,甩出“三才龙鞭”,向旁两人喝去:“二兄请慢!我们三人合剿一个后生,有违道义。这小子前日得险取胜,且让我教他看看什么是真本事。”薛礼的“三才龙鞭”上绣一条红龙,鞭柄处画有天、地、人,是名“三才”。刘繇知他龙鞭功夫精深,对付后生小子绰绰有余,便住手与笮融观战。 薛礼挥鞭,先卷了孙策的剑势,收合剑芒,虚招颇多,一待破绽时再猛攻,迅疾难下。薛礼少年游历,经彭城东神麋山时,机缘拜师一道士门下,习此鞭法。那道士使得本叫“九龙神鞭”,称此鞭法是由道家思想中九龙王“跃、飞、腾、击”之姿幻化得来,薛礼学艺不精,只习得九龙鞭法中三龙,道士便云游出走了。薛礼于是又依三龙鞭的心法,合古神话“天、地、人”三才,自创了这套“三才龙鞭”,虽只及那高道三成功力,却已在扬州、荆州传开威名。后薛礼又经刘繇提点了刘氏的宗英心法,鞭法大进,更驰名武林。 孙策与薛礼交过手,知他鞭法中龙腾飞跃,剑势难破,一把铁剑便顺龙鞭锋芒而舞。薛礼左进,他便右闪,薛礼上击,他便下避,薛礼卷鞭身夺剑,他便挽剑华破锋,看似闪躲,却步步锋行险处,不落下风。看此二人缠斗,刘繇、笮融心下皆惊:一方威震武林的地头蛇,竟与一初出茅庐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