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上策 (第1/1页)
第四十八章上策 泉宫附近草木葳蕤,深秋露重,寒气丝丝缕缕,令本就背阴的紫金别苑更添一分凉意。 廷羲君接待了一路奔波而来的友人,嘱弟子在别苑辟出适宜炼药的场所,待收拾停当,与厍先生一起去泉宫看了看仍在昏睡的楚苇生。 他们再次回到紫金苑,门廊下积着厚厚一层梧桐叶,踩上去发出清脆的碎叶声,厍先生一改往日喜欢问东问西的性子,锯嘴葫芦似的沉默了一路,脚尖刻意用力碾过枯黄的落叶,显然心事重重。 廷羲君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。 那毒素中果然混着微量的蛇毒,之前藏在心脉中未发作,如今因灵力耗空,境界跌落,身体濒临极限,再也无法压制,才借着其余各种丹毒药毒一齐爆发。 若单是微量蛇毒,或只是过量服用低阶丹药淤积的丹毒,都不会如现下这般棘手。 窗外的落叶接连打着旋悠悠而下,负责清扫落叶的弟子被屏退,无人打理,乃至有片巴掌大的叶子竟飘进窗口,翩然落在二人面前,仿佛能读得出他们的心情,也萎靡地打着蔫儿。 厍先生分析过病情,未曾想多年过后,楚苇生的修为不进反退,却是连当年最狼狈的时候都不如了。 “解毒,进阶,缺一不可,须双管齐下,才能不留遗害。”说到最后,他斩钉截铁地下了定论,得到廷羲君认可后,又无奈地摇摇头:“这些你我心中都有定数,说起来轻巧,做好却不容易。” 廷羲君面无表情,紧接着说:“总之,无论何种法子,都比不上一次双修,既能以我体内炼化过妖丹的血压制毒性,也能助他稳固境界,再进一步也未可知,不是么?” 厍先生连连摆手,否认道:“我可没有这样说!双修……虽是上策,可你和他……算了,我再想想别的办法。” 他方才见到那孩子,不由得吓了一跳,与上次见面相比,瘦得厉害,简直判若两人。 再打量廷羲君,神魂隐约不稳,面容偶尔流露着淡淡的疲倦,看来这两人过得并不好——但至少是达到当年那番折腾的目的了。 若再为了解毒,真把他们凑在一起,指不定还要再生出什么更难以收拾的事端。要他说,自己这位高权重的老友高高在上久了,总是习惯性地摆布一切人和事,自认为安排周密,尽在掌控,恰恰是这样的人早晚会栽跟头。 可他真心想以最快最好的方式解毒,用尽全力护徒弟周全,但也真心怕楚苇生恨他。 自以为爱责切切,为之计深远,却始终不曾问过楚苇生一句愿不愿意。 “……实在不行,趁他刚刚想起来还没理清楚,不过是一次双修,完事后略施小技,或者干脆洗去记忆,一了百了。”厍先生眼见对方的神情不虞,本想出言宽慰,可话一出口,心里便忍不住后悔。 叫你多嘴!叫你多嘴!旁人怎么折腾是旁人的事,你能担得起什么责任?万一被廷羲君真听了进去,指不定又牵出什么是非。 “可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。”廷羲君低声说,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迟疑无措,“我们……该如何是好?” 背后的刑鞭伤痕犹在,胸口浸着的热泪未干。 明明一切即将回归正轨,谁知终究功亏一篑。 是他被问心境乱了心弦,仓惶闭关十多年,难免疏忽轻慢,没能护好楚苇生,才导致今日发生这样的事。 两难抉择,进则错上加错,前功尽弃,退则是见死不救,眼睁睁地错过最佳救治时机。 “我先配些药拖一拖,再找其他法子,总归能保住性命。”厍先生拿出捣药杵臼,把缺少的药材名录塞给对方,匆匆结束了这场令人窒息的对话。 外面的弟子们也隐约察觉到廷羲君平静的外表下酝酿的风暴,都不动声色地躲着他。 句无文不幸被点去库房随侍,饶是他向来伶俐,在君上面前算是脸熟,照样大气不敢出,只在心里暗自盘算。 楚师兄在试炼会上大出风头,不料旧伤复发,被廷羲君亲手带回金乌台,好几天不见人影,泉宫也不许任何弟子靠近,今日又延请外界的医修前来看诊,其中肯定有别的蹊跷。 他留心着廷羲君取用的物品,除外疗伤养气的高阶丹药,还有解奇毒不在话下的珍惜灵草,路过记录存取细目的石壁时,驻足一一阅览过去。 最近的记录正是楚苇生留下的,他为了提高境界,从库中支取大量丹药和灵石,若不是廷羲君匆匆闭关,一心避事,或许能早些发现不对之处,何至于任由楚苇生落得今日地步。 覆水难收,再想什么都于事无补。廷羲君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声,正要离开,似是无意,往某个方向看了一眼。他之前每一次来库房时,都会似有若无地远远瞥向那个不起眼的角落,几乎没人发现过他的小动作。 要说惦记倒也没有,他知道里面放了什么,因此从来没有打算过再拿出来,要说束之高阁省得眼见心烦,下意识觉得有些可惜,正巧不知被哪个负责整理的弟子搁在角落,反而合了廷羲君的心意。 句无文提着保存灵药的特制玉盒,察觉廷羲君的视线久久停留在角落的褐色旧箱箧上,心中一动,极有眼色地小跑过去,小心地吹吹灰,还用袖子抹了又抹,弯腰就要连箱子抱来给廷羲君检视。 廷羲君来不及开口阻止,那跟来打下手的弟子便抱着藤箱呈到他面前,布包袱本应系得齐整,可眼前的包裹分明是被随意解开又胡乱掩好的。他面上八风不动,手指当即掀开平平无奇的布,使那做工精美,取材无一不用尽心思的素里霞明珠方冠重见天日。 玉是好玉,能使佩戴者灵台通明,器型古朴有致,低调大方,正合廷羲君的喜好。可惜莲形装饰正中的点睛之笔——那颗成色极佳,令人见之不忘的大东珠却不见踪影,生生坏了这难得的灵秀物件。 他心中先是惊怒,难道这私库竟进了贼人不成?取出发冠握在掌中细细查看,才发现不翼而飞的东珠正静静卧在布褶里,而莲瓣内原本嵌得齐整的赤色鳞片残缺不全,玉莲花一半红一半白,颇有些不伦不类。 已知大事不妙,此刻,句无文怎能不明白那珍贵的三片赤陨鱼鳞是何处得来的,他花了几年时间将之炼成法器,日日带在身上,得来不少啧啧称赞,不必说,廷羲君自然能看出来法器的来头。 果然,廷羲君古井无波的目光投来,他心里发怵,抱着箱子伏在地上,将楚苇生赠鳞的事一五一十说了。 谁知廷羲君不但没有发难于他,反而平静如常地询问楚苇生为何要许以此等珍贵赠礼,句无文慌乱对答中还是被老辣的廷羲君抓住纰漏,竹筒倒豆子似的,从帮忙藏匿合欢宗来人,到试炼会报名排号,他参与或者知情的尽数被问了出来。 听到楚苇生拿战功赏赐换了一屋子清神丹,还备了大量留声石,廷羲君终于显出不忍的神情。 回想起那晚在去石室的途中遇到楚苇生,显然是过度使用真言术,耗竭神魂的模样,强撑着最后一点精气神,见到自己的瞬间,还一心挂念自己的伤势,只字不提他连夜四处寻人到底为了什么。 还能为了什么?自知犯了错,却因记忆混乱,惶恐不可终日,下定决心找唯一信任的师尊悔过,满身满心苦痛被视而不见,连剖白请罪的机会都没有。 也无怪他要在试炼会上那般拼命到不择手段的程度,不惜树敌也要拿来成绩,让廷羲君念在夺冠的荣耀上,好歹再给他个正眼。 句无文已麻木,心知自己两头落不到好,正加紧想办法补救,廷羲君却自行理好藤箱的物品,转身往外走,一副不再过问的样子。他狐疑地站起来,加快脚步跟上,廷羲君没有因此迁怒,更没有示意他对楚师兄保密,但态度行事总有股遮遮掩掩的意味,叫人摸不清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