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六十四章 恩仇交错 (第1/3页)
铁甲案事关叛国谋逆,又牵涉谢家这样举足轻重的世族,就像油纸包不住烈火,瞬间就在京城的朝野间蔓延开来。谢家在开国之初从龙有功,家族里封了一公一侯,又是三皇子赵煜的母族,其关系权势可谓老树盘根。一时间人心惶惶,议论纷纷。 正是此时,贺君旭收到了从皇城里传来的诏命——入宫面圣。 御书房内,帝相二人再不像往常一样下棋闲谈。庆元帝坐在堆满奏折的案几前一言不发,脸色阴晴不定。国相严玉符则拄着拐杖,佝偻着腰在他身旁侍立着。 或许是上了年纪的人格外畏寒,御书房地砖下的火道将暖阁烤得热流涌动。贺君旭才行完礼,背上便已渗出一层薄薄的汗,闷热让他连呼吸都压抑起来。 “你来了。”庆元帝支着腮语调微沉,神色淡淡,明黄色皇袍上,金线织成的天龙双目圆瞪,如威如怒。 “铁甲一案,你怎么看?”天子抬起眼扫向他。 贺君旭沉住气,内心斟酌起来。虽然这案子他没有牵涉其中,但却不能说与他无关——试图运载铁甲出关的商人,正是他名义上的继母的兄长楚颢。而京城里对铁甲案众说纷纭的其中一个猜测,便是说他和太子设计了铁甲案,目的是除掉与自己不和的继母,以及削弱与太子抗衡的光王势力。 虽然很扯淡,但鉴于太子和光王必有一争,贺君旭和楚颐的关系在京城的闲言碎语里又是水火不容的继母子,这充足的动机让这条流言甚嚣尘上。 在这关口,庆元帝传召他,未必不是试探。 贺君旭谨慎道:“流言纷纷,臣不敢轻信,要等大理寺查出证据方有定论。” 庆元帝面无表情地将翻开的奏折扔给他,贺君旭接过一看,原来是前往漠北关口调查的严燚命驿差送回来的情况。 严燚刚到镇国公戍守的北漠关塞,谋反的证据虽然深藏难察,有些罪行却像早已在阴暗里滋生得密密麻麻的菌子,一凑近了便能清楚看见其中的斑驳污绿。 强征平民,用新兵作送死的人墙;移花接木,将别人的军功记在亲信头上;私设军妓,纵容下属jianianyin作乐……罄竹难书。 贺君旭越看眼神越戾,“有没有私藏铁甲,镇国公都该死。” 仿佛是被他的怒气感染,庆元帝终于发出雷霆之威怒:“真是个目无皇法的混账!” “陛下,保重龙体。”严玉符连忙劝道,“有罪治罪,不必过分动怒。” “严相说得对,陛下何必大动肝火。”贺君旭忽然冷硬道,“这里写的桩桩件件,陛下难道不是心中有数吗?早年臣和景通侯在军营不和的时候,就说过他们谢家的军风不正,臣请陛下赦免逃兵的时候,就说过要调查人墙一事,如果不是铁甲一案让镇国公陷于谋逆罪之中,陛下难道不是打算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任谢家吗?” “贺君旭!”严玉符一反平日的柔和神态,在庆元帝有所反应前就瞬间厉声喝道,“殿前不容你口出狂言,跪下!” 贺君旭直直跪下,膝盖在御书房的地上敲出重重的骨骼声。 庆元帝却没有被贺君旭的顶撞而激怒,他瞥了严玉符一眼:“你急什么,怕朕生气了罚他?” 继而又淡淡地扫贺君旭一眼,语气不怒自威:“依你所说,此事应该怪朕了?” 贺君旭却没有被这威焰压下,仍然梗着脖子道:“寻常父母尚知道溺爱而生娇,皇上作为天下之父,更应知道御下之道。谢家本就是权贵世家,皇上宠溺纵容,他们自然越发无法无天。” 庆元帝手指指着贺君旭,向严玉符骂道:“你看看他,脑子比以前好使了,平时行事也知道谨慎了,结果脾气一上来马上就打回原形了,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往外说!” 他的口吻是气冲冲的,但显然已经下了气,严玉符肩膀松懈下来,“陛下可不就喜欢他这犟脾气?虽则总吐不出什么好话,总算是铁骨铮铮,从没有谄媚欺君。” 庆元帝瞪了这国相一眼:“你也没好去哪里!你方才说他是口出狂言,而不是说他胡言乱语,说明你也觉得是朕的错,是不是?” 贺君旭自然也看出庆元帝没有因自己的直谏而生气,于是道:“无论谁错,现在正是拨乱反正的时机。” 庆元帝沉沉地看了他一会儿,却叹了口气,说了完全不相干的事:“严老二,当年我们和三弟结拜之时,可也是君儿现在这般年纪?” “比君儿小,”严玉符不假思索,“距今已经二十八年有余了。” “余多少?” “七个月零三天。” 庆元帝呵了一声,“就你记性好。” 严玉符抬起眸微微一笑,他两颊清癯,眉发如雪,双手抱在一起作了个浅揖:“与陛下一路同行,是臣三生有幸,自然铭记在心。” 贺君旭听得两眼放空,方才不是在商讨惩处镇国公之事吗,怎么又追忆起峥嵘岁月来了? “君儿,你爱恨分明,可世上并不都是有恩报恩、有仇报仇那么简单的。”庆元帝看了他一眼,戎马半生的君王罕见地露出一丝无奈与挣扎,“恩仇交织,你又该报德还是报怨?” “在朕心里,镇国公就如你父亲和严相一样,你父亲和严相是朕最亲密的兄弟,而镇国公则是朕最感激的长辈。朕最艰难的时候,是他雪中送炭,带着兵马和领地伏首归顺,朕才能有今日。”庆元帝声音无喜无悲,只如暮林晚钟般低沉辽远,“若说能与朕共患难的人,却无法与朕同富贵,这究竟叫朕如何释怀。” 九重宫阙里陷入僵局,贺君旭深知,除非镇国公的谋逆之罪真的成立,否则他其他那些罪名恐怕都只会轻轻带过。他告退出宫后,唯有匆匆到楚颐的遗珠苑去。 楚颐要去大理寺探望楚颢,楚颢又与铁甲案关系甚深,希望能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